▲ 從東橫INN櫻木町步行到日清杯麵博物館,距離大約一公里,慢慢走大約20-30分鐘可到。
▲ 早餐時間沒有擁擠的人潮,用餐空間也很寬敞。
▲ 晨間劇已經結束,電視上的綜藝節目不知討論什麼主題。
▲ 一如往常經驗,東橫INN早上餐點很固定,偶而會出現一兩樣不同的菜色,比方說這家有果汁。
▲ 咖哩飯其他分館也看過,但不常見,待會來嚐嚐看有何不同之處。
▲ 飯糰是招牌餐點,幾乎每家必備,營養美味又吃得飽。
▲ 試試咖哩飯,還不錯,當早餐吃口味有點重。
▲ 越來越愛搞怪,兩小之間也因有主見而常常意見不同。
▲ 餐後多半回房休息一下,清理一下腸胃道......制式化的房間看不出有何不同或特殊之處。
▲ 出門時再看一眼無緣的停車場,高度真的很低,萬一又刮傷了也很麻煩,不小心就荷包大失血。
▲ 早上第一站先前往日清拉麵博物館,用走的就可以到,開車不好找車位之外,也多花一筆費用。
▲ 看起來應該是公家機構。( 聯合辦公室 )
▲ 昨天明明人山人海,今早人去樓空,街道上很是清悠,反差很大。
▲ 夜景燈火炫目五彩繽紛,白天看起來反而樸素很多,呈現不一樣的風情。
▲ 全家自拍一張,感覺很奇妙。這次玩自拍棒,很多有趣的事發生。( 以不干擾他人為原則,有些地方不能用 )
▲ 橫濱紅色倉庫的方向空無一人,像安靜的公園一般,很難想像昨夜狂歡一場,天亮後人去樓空。
▲ 穿過World Porters商場,或繞外面都可以,一般人應該會想進去逛逛吧。
▲ 來到摩天輪對面,巧妙地以懼高症為由迴避了張小妹的要求,事實上營業時間也還沒到。
▲ 摩天輪斜對面就是日清杯麵博物館,第一個目的地,外觀很簡潔有力。
▲ 橫濱港地標,到此一遊,照像紀念一下。
▲ 待會有活動要注意一下時間,趕快進去參觀。事實上因為人潮眾多,早點進場比較不會擁擠。
▲ Google上標示的名稱是日清杯麵博物館,人家日文漢字明明是寫「安藤百福發明記念館」。
▲ 看板寫著穿浴衣來館入場免費。張小妹說:早知道穿浴衣來就好了。問題是小朋友本來就無料呀
▲ 售票處實在很....大,工作人員也很多,看來可以應付大量湧入的遊客,是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。
▲ 買票之後上樓,怎麼覺得哥哥的表情怪怪的,趕緊上前關心一下身體有沒有不舒服。
▲ 大人500円,高中生(含)以下免費,但是後面會讓你花錢,先別著急,也別太開心,保持平靜。
▲ 博物館入場就送一頂小雞麵的紙帽,還蠻可愛的。
▲ 超商常見的日清泡麵造型,這紙杯居然在1971年就已經問世了嗎?
▲ 免費租借語音導覽,不須人工介紹,可以詳盡地了解典故與歷史。
▲ 一整片牆上都世界各國的泡麵,擺設起來很壯觀,氣勢十足。
▲ 眼力大考驗,有沒有看到熟悉的泡麵呢?
▲ 放大一點來看。世界各國的遊客來參觀,看到熟悉的泡麵產品,多少會產生一些親切感吧!
▲ 安藤百福先生研發泡麵的小屋,被完整地復刻,或是小心的保存下來了。
▲ 當初小屋內的物品,也都被完整重現,以現在的水準來看是很簡陋的。
▲ 安藤先生經營泡麵與杯麵的歷史,過程有很多挑戰與困難,很多經驗值得學習。
▲ 1971年因為進軍海外市場而考察美國飲食文化,發現美國人不使用筷子而萌生製作杯麵的想法。
第一次在銀座舉辦杯麵試吃會引起廣大的迴響,當時的日本人也是邊走邊吃的,證據在圖上。
▲ 每一件事要多方面思考,以不同面相來看待每一件事,相信會有不同的結果 ~ 發明家格言。
對孩子來說,我並不特別強調這位安藤先生的出身,不管他是哪一國人,值得學習的是不屈不饒的
創業精神,並不是因為他的國籍。再怎麼小的國家也有厲害的人物,再怎麼強大的國家也有害群之馬
▲ 世界的名人、成功人士,身上總是有些特質值得學習參考。失敗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從失敗中一
蹶不振,沒有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或一再重蹈覆輒。不過成功者的語言總是比較美麗,要多深入思考。
▲ 簡單、微小、日常的事,從不同角度、不同視野來看,賦予巧思之下都可以成為藝術。
▲ 參觀博物館結束,到樓上繼續玩。這邊可以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杯麵,先來左邊排隊。
▲ 這邊人潮很多,但是無須擔心,工作人員也很多,忙亂中自然有人幫忙理出頭緒來。
▲ 一邊排隊一邊購買杯麵碗。不知不覺中,又掏出錢來了,剛剛小孩免費,過來這邊絕對花錢。
▲ 買到的杯碗,有一邊是空白的。一個300円,想買10個也沒問題,但是外面賣得比較便宜。
▲ 隊伍的終點有工作人員解說流程,安排人員帶位,無須擔心破壞形象地搶佔桌椅,放輕鬆就好。
▲ 工作人員帶到空位之後,讓孩子自己塗鴉,畫上自己想要的圖案自行創作,這就是所謂獨一無二。
▲ 這區感覺很像戰場,大人忙拍照、小孩埋頭苦幹不時抬頭大呼小叫,氣氛是快樂;充滿歡笑的。
▲ 整個流程大概寫在紙上一目了然,創作畫圖是第三步驟。
▲ 個人杯麵的創作完成之後,來這邊排隊,準備下一步驟:填裝麵條。有很多受付窗口不用擔心。
▲ 過來填裝麵條的地方。前面博物館的影片介紹,麵條的填裝方式是一大突破。
▲ 原理是將杯子往下蓋住麵條,而不是將麵條從上往下投入杯中。你看哥哥一幅專注(疑惑)的表情。
▲ 裝完麵之後,下一關是自選三種材料,可以選自己喜歡的,所以每一杯麵口味又不相同了。
▲ 算一算有12種乾燥食材可以選,缺點是寫日文,短時間之內無法確切知道是什麼食材。
▲ 下一關,用熱收縮膜密封。
▲ 包好之後送進烤箱,外面的塑膠膜緊縮之後,外觀看起來就整齊多了。
▲ 最後一關自己DIY,一個塑膠袋和一條繩子。塑膠袋打氣之後會將杯麵緊緊包住,不怕擠壓碰撞。
▲ 哥哥手上的就是成品,大功告成,揹著走吧。
▲ 還沒結束,來另一邊櫃檯報到,下一個活動接著開始。上面日文的翻譯是 Chicken Lamen
Factory,中文是雞汁拉麵工場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