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/08/19 (日)
▲ 又回到赫爾辛基中央火車站,每次都會想:應該是最後一次經過這邊了吧?
▲ 西側門正好面對日落的斜陽,整個門面光亮耀眼。這樣的光影在國內大都市不常見,都被遮蔽了。
▲ 取回早上的寄物,準備搭車離開,可以看到櫃子有很多不一樣的尺寸與大小。
▲ 車站大廳空間氣派寬廣,遊客來來去去,但不至於像在台北車站一般讓人有侷促與壓迫感。
▲ 搭車時間還沒到,先四處逛逛,買些餅乾零食車上消磨漫漫長夜。
▲ 爸爸站的地方是自助結帳檯,自己刷條碼之後信用卡付款,也有人工結帳,兩者並行增加效率。
▲ 搭車時間接近時,才會在電子儀表板上顯示停靠在哪一月台,在那之前我們就東張西望隨處亂逛。
▲ 新式的列車頭感覺很酷,很有設計感,一整個就是高科技現代化的產物。
▲ 不同顏色的車廂前往的地方,應該都不一樣吧。
▲ 酷!箱型車直接開到月台上補給!
▲ 沒有列車進站時,月台上有空蕩蕩的孤獨感。大概周邊的商店因為星期天部分沒開的關係吧?
▲ 綠色車廂外面直接標示,車上有提供wifi,而且是免費的,不需登錄什麼鬼東東。
▲ 接近我們搭車時間,終於出現IC265 ( IC=intercities ) 我們要搭的車次編號,在第九月台上車。
▲ 欸?!這車廂是怎麼回事?不是剛剛那種很炫的火車頭嗎?怎麼是60年代的老車廂?怎麼回事?
▲ 心中滿是疑惑,帶著滿頭問號往前走,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車廂在後面,算了,管他是哪種車頭?
▲ 噹噹,我們的車廂到了!有分上下兩層,我們比較懶不想搬行李上樓,況且說不定上層比較晃。
▲ 留影紀念之後,自己按門旁的綠色按鈕開門上車。
▲ 狹長的走道與電影上看到的一模一樣,充滿期待。我們房間在下層,沒有獨立衛浴。
▲ 媽咪與妹妹的房間,開門之後可見上下舖的床位,空間不大,行李放到床下比較不會擁擠。
▲ 上鋪有吊帶防止跌落,尤其小孩喜歡睡上鋪.....。幾年前兩小的確容易睡到一半摔下床,有點可怕
▲ 爸爸與哥哥的房間就在相鄰的右邊,格局對稱左右相反。
▲ 牆上櫃子打開有盥洗設備,刷牙洗臉沒問題,水不能生喝,上廁所要到外面去,對我們而言沒差。
▲ 牆上有張小椅子,扳下來可以坐一個人,充分利用空間,不過還沒到可以開桌打橋牌的程度。
▲ 床單枕頭套是綠色森林風格,尤其枕頭上有貓頭鷹睡眼惺忪的圖案,相當可愛。
▲ 床上提供每人一套毛巾與礦泉水,洗澡沐浴不需自備。
▲ 車廂有廁所與淋浴設備,使用所附房卡才可以開門,其他車廂的人無法使用,可維護乘客權益。
打開房門看WC的燈號即可知道是否有人正在使用,不需要走靠近到門口才確認有沒有人。
▲ 淋浴間還算寬敞,有乾溼分離的設計,至少鞋子不會溼答答地走出來。
▲ 公共的廁所也很乾淨,比一般火車或飛機上的廁所空間大很多。
▲ 乘客在走道上走動或交談時,房間內也會聽得到,敏感的人半夜可能會有點困擾,我們是OK。
▲ 選這兩間相鄰的房間,是因為中間可以打開,訂票時網站上有記號要看清楚,以免打開無法相通。
右邊門一開始是鎖上的,開動之後大約過了十來分鐘,列車長會來查票,可以請他幫忙打開。
▲ 房裡房外,走道上東看看西望望,一家人都很新奇這趟旅程,我是很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很搖晃?
▲ 哥哥說要拍下搭車過程,自言自語不知道對著攝影機說了那些東東?可以感受到兩小雀躍的心情。
▲ 房卡與浴室的卡片,每節車廂應該都不一樣,無法開啟其他車廂的浴室。( 這種鎖應該不怕停電吧?)
▲ 列車緩慢啟動了,搖晃程度很小,行車相當平穩。列車長來查票時請他幫忙開門,空間頓時變大。
▲ 開啟房門之後的樣子,兩邊直接對望,一家四人躺在自己的床上也可以無障礙地天南地北聊天。
▲ 窗外景色不是一大片平原就是一大片森林,沒有高山或丘陵。暮色中列車安靜地往北疾駛 。
▲ 中間停了三四站搭載乘客,月台上一位少年似乎看到我在拍照,面帶微笑跟著列車一直跑了很久。
▲ 整理好房間,到處看看。網路上分享介紹有餐車提供餐飲服務,走過幾個車廂來朝聖一下。
▲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,靠窗的座位都被坐滿,幸好隔壁還有提供更多座位,不至於太壅擠。
▲ 看來看去一時無法決定要吃什麼,上車前才剛填飽肚子,吃吃點心零食,享受一下當下的氣氛吧。
▲ 來杯熊啤酒 ( KARHU ),將近700毫升的份量喝起來很過癮,張小妹配洋芋片就很開心了。
▲ 餐車不斷有乘客來來去去,不過都安安靜靜地聊天,整個環境品質不錯。
▲ 反正是打發時間慢慢喝,媽咪是不喝酒的人也覺得口感不錯,不至於太刺激。
▲ 張小妹要等六年之後,才有資格合法喝酒,不過應該也不會想喝,我想。
▲ 測試一下芬蘭國鐵上的wifi速度,不是很快也不是太差,一般連線很OK,看一般畫質影片也OK。
一家人輪流盥洗之後,在車上的床上微微搖晃,不知不覺眼皮重了,昏沉沉睡去,一覺到天亮,不覺
得有嚴重的搖幌感,全家也沒有人頭暈車或不舒服,行車品質還不錯。
就這樣一路向北,北極圈我們來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