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8/16 五
▲ 位於三樓的民宿是一棟公寓的其中一間房,有附設電梯方便搬運行李,但是這個鐵閘門不太好開
▲ 昨晚在這家餐廳晚餐,白天看起來不太一樣?
▲ 這兩天都是同一家早餐咖啡館,有點熟悉卻又沒那麼熟。
要不是手機上有日曆,此情此景似乎分不清今日與昨天有何不同?時間彷彿靜止了
▲ 點了與昨日不一樣的咖啡與麵包,不夠滿足?再自己加點麵包有只需1或2歐,物廉價美
▲ 明明都是卡布奇諾,為什麼喝起來就是比較香?口感比較甘醇?百思不得其解
▲ 餐後我們搭乘當地類似UBER的叫車系統前往梵蒂岡 ( 現在改名FREENOW ) 沿路盡是歷史建築
▲ 接近梵諦岡博物館時,可見排隊買票的人潮多到一個可怕,到底是怎麼回事?
▲ 出發前查資料得知,如果不想排隊等票進場,可以購買國內旅行社的套票
除了門票之外,有當地旅遊業人員會協助引導進場,約定AM. 10:00 之前來到旅行社
▲ 接洽櫃台後,服務人員卻說我們的場次是10:30,要再等下一班次?我們有點迷惑了
▲ 拿出這張票給工作人員看,上面不是寫 10:00 ?服務人員一臉困惑,請我等一下她查查看
既然要等候一下,我也趁空檔打電話回國詢問K旅行社,原本時差的關係不抱有人接電話的期待
沒想到電話那頭居然有人回應:您好,KXXXX 有什麼需要服務的地方嗎?
▲ 告知事件始末之後不到十分鐘,櫃檯的服務人員說可以跟著拿旗子的人進場了
雖然還是一頭霧水,不知道是哪裡搞錯了?最終問題有解決,我們十點有準時進場
( 可以稱讚一下K公司的服務效率與態度,感謝她們的幫忙 )
▲ 現場購票雖然便宜5歐元,看排隊的人龍加上我們是大老遠從亞洲來到這裡,還是花錢省時間
▲ 跟著99號舉牌走,工作人員帶我們一群人穿越排隊的人潮直接入館,有花錢的快感
▲ 來到購票入口,工作人員確定我們拿到門票之後就 HAVE A NICE DAY 掰掰
▲ 拿到票還要過一個感應閘門,才算是真正進到博物館/美術館裡面。
▲ 一開始的動線就盤旋而上,中間那艘小船類似蘭嶼的拼板舟,世界上很多文化的演進都出現過
▲ 梵諦岡博物館非常大,收藏品共分為十二大展館,依照動線指示,左右大致相同,前四個不一樣
▲ 左邊最先來到埃及館 Museo Gregoriano Egizio
▲ 我們去過的大英博物館、羅浮宮、聖彼得堡冬宮、都有許多埃及木乃伊與相關藝術品
▲ 內行看門道、外行看熱鬧。無庸置疑,我們屬於後者。
▲ 至少我們從埃及豔后的電影,認識了一些在羅馬帝國時期,義大利與埃及之間的關係
▲ Museo Pio Clementino 克里蒙提諾館,主要展示希臘羅馬雕像
▲ 怎麼走到中庭來了?亂走亂逛失去方向感了
▲ 原來這裡是八角中庭 Cortile Ottagonale
▲ 很奇怪的是這邊怎麼沒照到知名的雕塑作品:勞孔 Laocoote ?回家要多補充一點銀杏了
▲ 穿過中庭進到室內還是很多希臘羅馬的雕塑,我們好像迷路了,不知道自己在哪裡?
▲ 來到知名的古希臘雕塑 『殘軀 Torso Belvedere』
▲ 大約西元前一世紀的作品竟然如此栩栩如生,讓人都忘記這是一塊大理石,看得目瞪口呆呀
( 不要打我 )
▲ 這張本應該刪掉的,想打我的人可能會認出來
▲ 圓廳的屋頂相當華麗且工整,下面的大圓盆聽說是暴君尼祿的澡盆
澡盆下面的地板是古羅馬馬賽克的鑲畫,正下方的圖案是梅杜莎的臉。。。
▲ PLOTINA 羅馬皇帝圓拉真之妻, 關心下層群眾的利益和美德而受到愛戴 。
圓拉真是哈德良皇帝的前一任,也是羅馬皇帝五賢帝之一。
▲ 圓廳的四周紅色的牆壁,配上幾座大型的雕塑,真的很有氣勢與莊嚴感
( 很像『我獨自升級』開場的一幕,圍繞一圈的大石像)
▲ 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品除了雕塑,也有不少陶藝品與金屬製品 ( 好像在某些動畫中看過。。。)
▲ 窗外的梵諦岡街景,天氣依舊美好,一直保持全程好天氣的紀錄
▲ 加拉蒙蒂館 Chiaramonti Museum 也有許多中小型雕塑,超過一千件大理石雕塑
▲ 有學過素描的人,應該可以從這裡面發現幾件熟悉的作品
▲ 豐饒女神 Afrodite Efesina 的雕塑,上半身有許多乳房代表多產、為生育之神。
下半身有很多公牛石像,代表著生育力,象徵多子多孫,在古代社會是很重要的事。
▲ 許多雕塑作品原始樣貌,呈現方式比較赤裸裸。某任教宗 ( PIUS IX ) 覺得對教徒有不良影響
下令藝術家對其加工去勢,在生殖器外蓋上一片無花果葉。。。這就是藝術與宗教的衝突吧
▲ 繼續往前來到掛毯區 Galleria Degli Arazzi
▲ 由於紡織機還沒發行,超級巨大的掛毯由手工製作,做工相當精緻。
▲ 彩繪的掛毯敘述宗教故事,我們不求甚解,門外漢不多做評論,純藝術欣賞。
▲ 古地圖區 Galleria Delle Carte Geografiche,有人提示:天花板也很有看頭!( 號稱:金頂)
▲ 120公尺的長廊展示多幅巨大的地圖壁畫,這是其他博物館較少見的收藏品
▲ 古義大利全圖,像是穿著高跟鞋的腳好像跟現在不大一樣?
▲ 教宗庇護五世畫廊 Galleria PIO V,重點是中間有座藍衣黑袍聖母像
▲ 聖母像後面巨大壁畫是: 宣告聖母無染原罪信理。整個畫室相當華麗,有眼花撩亂的錯覺
▲ 拉斐爾畫室,右上方是聖禮的爭議 Disputation of the Holy Sacrament。
另外一幅知名的畫作『雅典學院』不僅沒拍到,一開始也不認識,有一度還以為這裡是西斯汀教堂
▲ 奧斯蒂亞之戰 Battle of Ostia
各個牆面與畫作的解說可以參考這裡 :--> 維基百科
▲ 良三世的誓言 Oath of Leo III
▲ 終於要進入西斯汀教堂了 Cappella Sistina。有流量管制,人多的時候要等等。
▲ 西斯汀教堂禁止拍照,最知名的畫作是米咖朗基羅的『創世紀』和『最後的審判』
不知道是否之前的遊客不守規矩,官方派了重兵把守嚴格把關
不時有工作人員在你身旁監督、時不時喊不能拍照 NO PHOTO、NO PHOTO、NO PHOTO
而且更有甚者,好幾打工作人員一直喊 KEEP MOVING、KEEP MOVING、KEEP MOVING
有些遊客就是站著不動,叫隨你叫、我就是不動、一幅你奈我何的姿態
圖片來源: 【名畫檔案】網路畫廊 File of Masterpieces (ss.net.tw)
▲ 雖然參觀品質有待改進,看完西斯汀教堂之後重點也告一段落,後面就有點囫圇吞棗
▲ 不知道為什麼博物館裡面有郵局?進來寄信還要花門票的費用不是嗎?
▲ 感覺就是紀念品店專屬的郵局,買了明信片之後可以買上去寄,可以得到梵諦岡博物館的郵戳吧
▲ 繼續往前走意外看到勞孔的複製品。這件西元前一世紀的希臘雕刻,呈現祭司勞孔說服特洛伊人
不要讓木馬進城,而被大毒蛇咬死的樣子,肌肉張力相當生動
▲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:聖殤。真跡在聖保羅大教堂,昨天有參觀過。
米開朗基羅在25歲時就完成這件作品,想想自己25歲的時候在做什麼?
▲ 宗教畫像的屏風於2018年前往愛沙尼亞與聖彼得堡參觀教堂時也看過不少
▲ 許多屏風好像之前在希臘正教的教堂看過,頗有歷史與藝術的價值
▲ 聖母與聖子 Mariano di austerio da perugia
▲ 拉斐爾生前最後一幅巨作:基督變容,或稱基督顯聖容。
▲ 多媒體區
▲ 四座天使的雕塑,怎麼覺得在哪裡看過?有點眼熟
▲ 走著走著來到戶外,相當整齊美麗的庭園
▲ 中庭有座巨大的青銅松果,所以這裡又名松果廣場。
這座高度四公尺的青銅松果,建造於西元一世紀前後,距今也1900多年的歷史
▲ 庭園正中央有座直徑四公尺的金球,雕塑大師 Arnaldo Pomodoro於1990年的作品
▲ 球體的裂縫中還有另一個小的球體,造型相似體積不同,象徵著分裂與融合共存
▲ 參觀接近尾聲,接近出口的地方有梵諦岡全區模型地圖,建築與地理環境一覽無遺
▲ 入口處是一迴旋梯通道,出口也是螺旋步道的設計,也是博物館的一大亮點,看起來像是鸚鵡螺
▲ 離開博物館走迴轉步道前,也有紀念品賣店。逛到後來忘記往上看屋頂
▲ 幫張小妹來個紀念特寫,在國中時期來過梵蒂岡的回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