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7/30(二)
▲ Santa Lucia 聖塔露西亞車站位於威尼斯本島,出車站外有一大片站前廣場
隔著運河可見對面綠色圓頂是小聖西門教堂 Chiesa di San Simeon Piccolo
由Giovanni Antonio Scalfarotto建於1718-38年,為新古典主義建築,
有著顯眼的藍綠色圓頂,為仿萬神殿而建的圓頂教堂,可以說是威尼斯地標之一。
http://fsspvenezia.blogspot.com/
▲ 初來乍到,在車站外面為我們威尼斯的起點留一張歷史見證。
▲ 儘管天氣炎熱,總比颳風下雨或是冰天雪地方便許多,找個地方遮陽先,再慢慢想下一步。
幾年的家庭旅遊,或許是經驗值提升的緣故,也可能是工作的關係,事前功課越做越少 ( 其實就是懶 )
照片中三人是完全不做功課的,只好我出錢又出力,領隊兼導遊,累死人不嚐命。
( 希望我還能長命百歲,哈 )
▲ 出了車站往左前方走,有販售水上巴士的船票,一到三日券都有,網路上很多專家介紹票券種類
隨個人需求不同再考慮買哪一種,我們家買二日券最划算。
▲ 四張船票到手 GET!!,得來不費吹灰之力 ( 廢話,不是張小妹去買的呀!! )
▲ 還沒到民宿Check in時間,先找地方午餐,坐下來休息。售票處附近就有一座大型的跨河橋
名為赤足橋 ( Ponte degli Scalzi ) ,在車站出來的左邊,事前查好的餐館在橋的對面。
▲ 在橋上的視野比較寬廣,左邊的小聖西門教堂與車站隔著運河對望。橋上很多遊客來來往往
有些當地的小販會主動幫人提拉行李,是要收費的,如果不想花多花錢,不要將行李任意交給陌生人
堅決的說:『 NO、NO、NO!!!!』
( 當場就看到行李被提走,只走了一半的橋,就被強迫收錢當場吵了起來,這種賺錢的方式壞了義大利的名聲 )
▲ 右邊的車站是進出威尼斯的出入口之一。面對車站再往左邊走,橘色建築後面有公車站牌,可以通往內陸。
▲ 在橋上回頭望,車站旁邊的是聖瑪莉拿薩勒天主教堂(Santa Maria di Nazareth)
又名赤足教堂(Chiesa degli Scalzi),位於卡納雷吉歐區,靠近威尼斯車站,建於17世紀中葉。
https://www.chiesadegliscalzi.it/ch/
▲ 過橋之後遊客走往不同方向,顯得不再那麼擁擠。房屋的遮陰讓氣溫涼爽許多,也稍解煩燥的氣氛。
▲ 巷弄內有些小餐館,不知道什麼菜色或消費水準,查網路Google的資料即可,資訊很方便
我們除了菜色和價位之外,評分 ( 給評人數 ) 也是很重要的參考之一。
▲ 越往巷弄走去,遊客人數就越少,不過大白天比較不怕治安的問題。
▲ 小巷子走一走,往往出奇不意地就出現小運河,應該是威尼斯獨有的景色,相當迷人有趣呢!
▲ 威尼斯的小巷弄,如果隨意亂走是很容易迷路的,即使有網路導航的輔助。
所以有人說,來這邊就是要體驗迷路的樂趣呀!
▲ 走到這教堂正面,以為沒路了,靠近一看才發現左邊有小路可以通行,柳暗花明
這棟是先知聖西默教堂 Chiesa di San Simeone Profeta
https://www.comune.venezia.it/
▲ 從窄窄的巷弄裡鑽出來,突然又是這種大面積的庭院,真叫人猜不透呀,光是亂逛,就有很多樂趣呢!
▲ 人像逆光補償的關係,補一張色彩飽和的風景照。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住幾個月看看,心情上會有什麼變化呢?
▲ 拐來拐去的巷弄中,終於找到我們的餐館,午後兩點多,以經過了用餐尖峰期,客人不至於擁擠。
比較麻煩的是我們拖著行李,要等服務人員指示放行李的地方以免影響動線。
▲ 炎熱的夏天讓人心浮氣燥,帶位的男服務生似乎有點不耐煩,無傷我們到訪的興致,以一期一會的心情面對
▲ 就坐點餐完畢,先上麵包,麵包大概是算在桌費中吧,每人1.5歐元,入境隨俗就好。
天氣實在熱到不行,室內沒開空調 ( 可能也沒有這東西 ),主人客人都不好受.....
▲ 桌上一包一包,完整包裝的起司條,應該是要收費的吧?純屬猜測,兩小也沒興趣。
▲ 威尼斯的第一餐,好奇與興奮,吃到忘記先拍照,吃完了才想起來沒照相,哈哈
一份沙拉、一份披薩、一份豬排配薯條、兩瓶小可樂、38.50歐元,大約NT. 1348
▲ 與餐廳內的氣氛比較起來,有遮陰的巷弄內似乎更涼爽,餐後到外面散步反倒是鬆了一口氣。
▲ 在錯縱複雜的巷道裡,漫無目的迷路探險,也是威尼斯的玩法之一。
▲ 這附近也有漢堡王,連招牌都不太一樣,這是所謂的威尼斯樣式嗎?
▲ 回到車站前面搭船,在威尼斯威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隻,沒有汽車巴士,沒有機車,沒有單車...
▲ 隔壁的碼頭沒人在等船,大概是前往不同方向。我們是要前往聖馬可廣場,搭2號線。
▲ 等船的人非常多,感覺大部分的人都是遊客。大天氣熱,時間一久大家都有點煩躁起來了
幸好王老師隔天教我們,可以從google map查詢船班的資訊,避開尖峰與長時間等候。
▲ 累積了大量搭船的乘客之後,上船自然是擁擠不堪,對威尼斯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,但也不至於太糟。
▲ 搭乘2號水上巴士,到聖馬可 ( St. Marco ) 下船
▲ 開船了,沿岸的景觀與建築逐漸吸引我們的目光,暫時忘記天氣的酷熱與人群帶來的煩躁。
▲ 運河沿途風光
▲ 經過里阿多橋 ( Ponte di Rialto ),火車站前的則是赤足橋。
過往在書報雜誌、網路媒體所看到的景象,如今真實呈現在眼前,不太有真實感。
▲ 威尼斯運河上,有各式各樣的船隻,水上巴士、私人計程車、貢多拉.....豪華、樸實的都有。
▲ 仔細推敲,里阿多橋附近的鐘塔,似乎是蜘蛛人3拍攝的場景之一。
▲ 學院橋 ( Ponte dell'Accademia )
▲ 有些飯店的出入口就在運河上,要搭船才能進飯店。
▲ 從北邊的火車站 ,沿著倒S型的運河走到南邊,與大海之間還隔著一片沙洲
遠遠的可以看到的是聖喬治馬焦雷教堂 ( Chies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 )
▲ 運河開口的南邊則是宏偉的安康聖母聖殿 (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)
▲ 抵達聖馬可廣場南邊的碼頭下船。這一區的住宿並不好訂,費用昂貴之外,住宿品質似乎參差不齊。
但是住在島上很方便, 晚上可以外出夜遊,不用急著趕回飯店。其他網友的分享是:一生一次的價值!
▲ 上岸之後,展開我們威尼斯的探險之旅,按圖索驥先找我們的民宿。
▲ 穿梭在小巷弄之中,突然...
▲ 聖馬可廣場映入眼簾,正對面是聖馬可教堂與鐘塔。
▲ 見證歷史性的一刻,武大郎到此一遊。2019/07/30
▲ 遠看不覺得,靠近一些才慢慢感受到聖馬可教堂的宏偉和壯觀。
▲ 聖馬可廣場走到民宿的距離不到200公尺。
▲ 民宿位於聖馬可廣場左邊100多公尺的巷弄裡,樓下的窄巷中很多小商店,民宿就是中間那小門進去。
whatsapp聯絡屋主要等10分鐘,一樓的商家,照片中的阿伯不希望我們站在他店門口妨礙他的生意
要我們去站對面,左邊冰淇淋店生意好的時候,排隊到他店門口,也被他驅趕。
▲ 缺點是房間位於四樓,扛大型行李很不方便,幸好爸爸目前還是年輕小夥子 ( 咳咳咳..... )
一進門的樣子就是一個玄關樣的空間,右邊是大門,有樓梯可以上去樓上的房間
樓梯下面是主臥室,爸爸媽媽睡這間,不用爬上爬下
屋主大致介紹環境之後,給了鑰匙,另外收取城市稅每人每天3歐,妹妹比較便宜
兩天總價一共約NT.8375,也就是四人住一天的房價約NT.4190 CP值很高 ( 當下是暑假超超超旺季 )
▲ 真正的客廳蠻大的,兩小一進門就發現wifi和密碼,立刻沉沒入沙發之中耍廢,天塌了也不關他們的事
▲ 務實的媽咪還是比較在意廚房設備,才能照顧全家人的胃。
▲ 空間雖然不大,整齊乾淨感覺舒適,廚具也算完整,晚店去超市採購才有個底。
▲ 衛浴設備一般,一樣整理得很乾淨,酷熱的夏天通風也不錯,重點是有洗衣機。
▲ 毛巾只給一套,本想請屋主再拿一份,結果隔天似乎不需要,就沒讓她多跑一趟。
▲ 從窗戶看下去,巷道的遊客絡繹不絕。
▲ 上二樓看看長甚麼樣子?
▲ 二樓的房間整齊樸素,也有空調和電視,但遙控器壓在毛巾底下,屋主居然一時找不到!
( 可能是請外傭整理的房間 )
▲ 到戶外的陽台看看,除了鄰居的房子和好到不行的天氣之外,看不到什麼風景,但可以聽到廣場的鐘聲
▲ 即使住在威尼斯本島這樣世界級的觀光聖地,一般民生吃喝拉睡的生活還是要顧
站在陽台上就可以看到、聽到對面房子傳來的交談聲、電視聲,可以直接從窗戶看到其他人家在看甚麼電視節目
稍事休息,整理一下行李,查一下資料,傍晚出門採買亂逛。
幾年前還是新手,規劃旅遊查資料時,看到其他人寫的遊記,曾寫道:
『 逛景點累了,回旅館睡個午覺 』
一直對這樣的情況感覺很不可思議,一來是難得出國,總是想玩個透徹,撈回本的概念,要睡回國好好休息個夠
二來是在外面跑,很難找時間回飯店或旅館休息吧?除非像迪士尼這樣的景點
但如果是迪士尼,門票那麼貴,更要把握時間玩得盡興,不是嗎?
這次在威尼斯
真的可以實現下午回房間睡午覺的願望了